神創造世界的時候,“說有就有”。祂說“有”的那一霎那,時間與空間就開始存在,隨後,宇宙中一切的物質、能量就存在了。

神創造世界的時候,“說有就有”。祂說“有”的那一霎那,時間與空間就開始存在,隨後,宇宙中一切的物質、能量就存在了。
上帝創造了天,也創造了地;祂創造了空間,也創造了時間。創造是三一真神的工作。它是出于聖父上帝,也是子的工作,也是聖靈的工作。
在永恒中,上帝對于祂的創造物有一個不可改變的計劃。對人的救贖,在創世以先就已被上帝所決定。祂如此做,完全憑著祂自己良善意志和恩典。
三位一體存在于永恒的神格中。聖經的真理,基督教的真理使我們堅信有三個位格,然而絕不可說有三位上帝。這是一個偉大永恒的奧秘。
上帝以一種特別的方式,就是藉著祂給自己的一些特別的名稱,來告訴我們有關祂自己,和祂的屬性的真理。
上帝的道德屬性,包括祂的聖潔、公義、良善、愛、憐憫、恆久忍耐和信實。這些屬性在某種程度上是可傳遞的,與這些屬性相應的特性也可以在人的裏面找到。
上帝絕對超然的屬性,包括祂的永恒性、不變性、無所不在、無所不知,以及祂的無所不能。
如果沒有可以產生信心的聖靈內在工作,就沒有人能相信上帝。人來到上帝面前“必須信有神,且信祂要賞賜那尋求祂的人。”(來11:6)
一些特定的教義是我們必須要絕對確定的,這些教義對救贖來說是最根本的、和必要的,如基督的位格,神跡和超自然的事,十字架上的代贖,以及身體復活等。
如何才能找到聖經裏面的教義?將理性、認知與智慧,擺在合適的地位;接受那些我們不能理解,也無法完全解釋的真理;不要爲了讓自我的體系得以完整,而輕視或忽略某一個教義。
聖經66卷書歷經至少1600年才完成,而且是藉著四十多個作者。在最先寫成的時候是沒有錯誤的,聖經是上帝的話,是唯一無誤的信仰與行爲的準則。
聖經是上帝所呼出的作品,上帝將這些信息呼出給寫作聖經的人,幷且藉著他們,使聖經成了上帝這個“呼氣”行爲的成品。
假如上帝不啟示祂自己,人就不可能認識祂。但祂卻啟示了祂自己,幷且這個啟示只有在聖經中可以找到。
啟示,是上帝向人類傳達有關祂自己、祂的本性、祂的作爲、祂的意志或目的的真理的行動。唯一能真正認識上帝的希望,就是祂樂意將祂自己向我們啟示。
“教義”,是一組我們承認絕對正確,不可爭辯的信仰原則;是基督教信仰體系的基礎核心。
耶穌僅僅是個道德楷模嗎?為什麼他說“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天父那裏去。”?
認爲每一個觀念都是同樣有理的,甚至于不願指出錯誤,去分別真僞和是非。這種想法是不能被寬容的。
所有的宗教都同樣的有價值,都有真理,真的是這樣嗎?
表面上看,所有的宗教都在說同樣的事,譬如說,都倡導要善待你的鄰居和誠實待人等等,可以認爲所有的宗教都同樣的有效嗎?
真理與道德都是相對比較的,沒有一件事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,真的是這樣嗎?
只有天堂和耶穌才能解答我們關于痛苦的問題,相信耶穌基督是唯一的希望。
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承認自己的罪孽,而得到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換來的赦免。耶穌已付了代價,但是他不會強迫我們。
上帝的應許,是讓我們儘管在痛苦中依然有平安和喜樂,幷且可以將痛苦化爲祝福。
亞當和夏娃違反了上帝的命令,世界因此就有了一個巨大的變化,從沒有痛苦的世界變成一個充滿了痛苦的世界。
泛神論不但沒有解釋我們對痛苦和苦難的理智問題,對我們的情緒或主觀方面也沒有什麽幫助。
世界觀是怎樣滿足我們的理智?其次,世界觀對受苦難的人有什麽影響?
世界上的痛苦和悲傷太多了。爲什麽上帝會讓這個世界上有這麽多的苦難,讓很多人受苦呢?
聖經的和諧和一致,以及實現了的預言,使人理智地相信聖經是真的被神啟發的。
怎樣才是正確地閱讀聖經的方法?不可以斷章取義,要考慮到整本聖經的完整性。
聖經真實性的一個重要證據,就是那些已經實現了的預言。這些預言當中最奇妙的,就是關於彌賽亞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