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书信系列(2.10)

彼得前书 5:12~14

丁.结语(5:12-14)
[12]我略略的写了这信,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西拉转交你们,劝勉你们,又证明这恩是神的真恩。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。
[13]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。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。
[14]你们要用爱心彼此亲嘴问安。愿平安归与你们凡在基督里的人!
一.我托西拉转交此信(5:12)
彼得托西拉转交此信时,西拉可能有与信徒面谈的机会,他不但可以传达一些彼得没有写在信中的信息,并且可以直接回答信徒们对此信的疑问。我们在第二课曾提到,彼得前书有可能是西拉代笔的,因此他也有相当的属灵知识,可以解答信徒们的疑问。
彼得特别称西拉为“忠心的兄弟”,西拉本是跟随保罗旅行布道的,是一个忠心爱主的人,因此彼得托他转交此信。西拉的工作有如先知,即有安慰、劝勉、教导的职责,他靠着神的恩赐教诲当地的信徒,这也是神的恩典。他今天为彼得传递信息,即是见证神的恩典,使信徒在真恩上站立得住。
二.务要在神的真恩上站立得住(5:12)
西拉的见证一定是说明了神的恩典,并符合彼得的信息,就是在苦难中要站立得住。彼得借西拉在神面前的见证,并他劝勉的恩赐,来证明神的恩典是真的,好叫大家在神的真恩上站立得住。
三.在巴比伦的教会(5:13)
由彼得的经历,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去过巴比伦,但这现在很难考查。从属灵方面来解释,这巴比伦可能是指当时的罗马城而言。彼得以巴比伦来称呼罗马,可能是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查,以确保此信能安全的传达到各地的教会。“同蒙拣选的教会”,即表示巴比伦的教会与其他教会一样,同是蒙神拣选的教会。此处显出彼得的谦卑,并提出教会在主基督里是合一的。
四.问安(5:13-14)
1.教会的问安:巴比伦教会向各地教会问安。
2.马可问安:马可是马可福音的作者,当罗马官兵到客西马尼园抓耶稣时,马可逃跑了;当保罗旅行布道时,马可本是同去的,却在途中退缩了,这引起保罗极度的不满;但他后来受巴拿巴的影响,成为传福音一个很重要的使者。他在此跟随彼得,故彼得称他为“我儿子”,可见马可后来是忠心服事主的。
3.彼此问安:在当时的社会,亲嘴问安是很普遍的,表现出彼此之间的亲切与关心;这不单是外在行为的表现,也是内在爱心的表现。
五.愿平安归与你们(5:14)
“愿平安归与你们”,使徒们在书信头尾常用此句,表示信主之人得以在基督里同享平安。这平安即表示我们与神和好,故平安归与同在基督里的人。

彼得前书总复习:
一.主题:在苦难中要喜乐,因为我们在基督里同享平安,且有荣耀的盼望。
二.大纲:
1.引言
2.救恩的基本教义
3.基督徒生活的实践
4.在受苦中见证神的荣耀
彼得前书的中心信息是受苦,彼得劝勉我们在各样的环境中,仍要在神的恩典中忍耐各样的苦难。这分三点:
a.基督徒受苦的问题;
b.内在的喜乐与难处中的反应;
c.教会中彼此的关系、纪律、等次与彼此顺服。
三.重点:
1.对救恩真理的认识。头三章把得救与得基业讲得清楚,信中提到的三层得救是:
a.灵魂得救;
b.在地上随时蒙拯救;
c.得赎之日完全成圣。
2.基督徒蒙神拣选得救后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是属神的子民,也是活石。
3.因作基督徒而受苦是有福的,但不要因行恶受苦。
4.对做丈夫、妻子、主人、仆人的教导。
彼得前书让我们知道,受苦使我们生命改变,以受苦为心志就与罪断绝了。受苦有积极的意义,使我们在受苦中信心得以坚固,最后在神的恩典中得奖赏。
四.应用:使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上有所改变,就是彼得书信最好的应用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