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數記7章論到奉獻,每一個支派的族長代表他的支派將禮物拿到會幕,奉獻給神。所獻的供物,是根據他們心裡所受的感動來預備的。

民數記7章論到奉獻,每一個支派的族長代表他的支派將禮物拿到會幕,奉獻給神。所獻的供物,是根據他們心裡所受的感動來預備的。
以色列中不屬利未支派的人,也有分別自己為聖服事神的機會,讓那些對神有迫切愛慕,甘心為主受苦來事奉神的心願,可以得到滿足。
神鑒察一切的事,祂用各種的方法和安排,使百姓能全面的認識祂的權柄。
神要事奉的人和他們所作的事務,都成為神的見證,向人顯明神的心意。
事奉的人根源要清楚出於利未支派,是源於—個蒙恩被分別出來的支派。
今天,我們的大祭司就是主耶穌,我們每一個屬神的人,都應當是利未人,目的是為了服事神。
神編製祂的軍隊,安置祂的軍營,一切都按照屬靈的法則,為的是能以應付在前面要來的爭戰。
進入迦南,必然會引起爭戰,所以,神把他們編制成為耶和華的軍隊,安排他們準備迎接爭戰。
民數記這卷書記述了以色列人從紅海到約但河邊的經過。藉此失敗的歷史,表顯一個已經得救的信徒如何過紅海、過約但河,最終得以進入安息之地,也就是迦南美地。
《民數記》是聖經及其摩西五經的第四卷。主題:基督是神子民的生活意義、見證、中心,以及他們行程和爭戰的領導、道路與目標。
主耶穌在死而復活之後、被接升天之前,向門徒吩咐大使命,顯然是耶穌對門徒留下的最重要任務。
耶穌的復活是人得著真正安慰和平安的來源;是人的生命得以更新的依據,靠祂復活的大能活出新生活的樣式;也是人類終極盼望的所在。
耶穌甘願順服天父的旨意,照聖經上的預言,不照自己的意思,只照父神的意思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,為世人捨命流血,成就了神的救恩。
一切屬靈的爭戰,就是要牢記主耶穌的教導“儆醒禱告”。一個基督徒讀經禱告認真了,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認真的基督徒。
主宣告祂去世的時候到了,也指出了猶大要出賣祂。在這樣憂愁的氣氛中,主卻藉著設立擘餅紀念主的死,把門徒引進國度的榮耀指望中。
羔羊的估價,一個是三十兩銀子膏主,一個是三十塊錢賣主,不同的存心,不同的結局,讓我們從中得到提醒和教訓。
山羊和綿羊的審判,目的是為了那些經過災難還活著的人,他們能否進入天國,作一個資格的審定。
所有的人都要到主的面前去跟祂去交帳。但願我們謹慎自守,儆醒禱告,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,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。
主耶穌借這比喻教導我們怎樣預備祂的再來。我們都在走向天國的行列裡,在進程中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,但最重要的是主在身旁。
神的管家就當以神的事為念,凡事聽從神的,即使可以憑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,也要藉著禱告,帶到神的面前,讓主人說了算。